
人民网记者 管克江
黎巴嫩政治学者纳西卜·沙姆斯曾在多家媒体机构任职,如今担任黎巴嫩一家咨询公司的负责人。近日,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:“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倡议是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合作倡议之一,在推动阿中关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”

图为纳西卜·沙姆斯。受访者供图
纳西卜表示,经济发展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内容。阿拉伯国家地处亚洲和欧洲、非洲交通要道上,能够从相关建设中获得宝贵机遇。遗憾的是,一些地区国家由于政治动荡,无法有效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。此外,来自美西方势力的干扰也不容小觑。
纳西卜强调,中国用数十年时间完成华丽蜕变,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中坚力量。他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一条尤其值得阿拉伯国家借鉴的经验,那就是持之以恒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。“贯彻落实一项政策,应以几十年、而不是几年来衡量。”他表示,阿拉伯国家应当学习中国经验,采取长期发展战略,实现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平衡,打击腐败、提升行政效率,并同中国加强合作和治国理政交流。他特别强调,阿拉伯国家需要坚定的政治意志、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致力于勤奋劳动的社会风气。
纳西卜认为,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,即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、全球治理倡议,分别从不同层面回应了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,构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理念。四大全球倡议的提出,也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崛起大国日益成为赋能大国,从国际秩序的跟随者日益成为国际秩序的塑造者。
“中国主张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,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。这一主张反映了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心声。中方主张不是为了创造分歧,而是实现全球力量应有的平衡和多元。”他说。
纳西卜说:“以全球发展倡议为例,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。广大亚洲、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将在没有政治胁迫的条件下,获得更多发展资金和机遇。同样,全球文明倡议和所谓‘文明冲突论’形成鲜明对比,主张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,以文明交流代替文明隔阂。这种和合共生文化同伊斯兰文明的主张相互契合。”
纳西卜表示,近年来,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日益深厚,已经从经贸往来扩展到经济、能源、文化、军事等多领域合作。阿拉伯国家广泛视中国为可信赖的伙伴,是帮助阿方摆脱西方强权的重要力量。
纳西卜表示,他长期跟踪观察中方提出的合作理念。他发现,中方提出的倡议总是有一系列坚实行动相协同。正是由于中方这种强大的赋能力量,中方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国家的响应。期待包括黎巴嫩在内的广大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加强同中方合作,更好实现自身发展。
(人民网海瑟姆·穆扎恩参与采写)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